【環球軍事報道】12月16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登載題為《悲壯·殘暴·銘記 ——寫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際》的評論文章,內容如下:
  不能忘!也不敢忘!
  12月13日,一個已經深深銘刻在中華民族記憶中的日子。
  77年前的這一天,歷時13天的南京保衛戰以中國軍隊的失敗而告終。隨著南京城頭的槍炮聲逐漸消弭,血色的太陽出現在六朝古都上空,震顫中的都城在日軍鐵蹄與刺刀下陷入了恐怖,一場人類文明史上罕見的大屠殺開始了。30萬中國軍民的冤魂,讓“南京大屠殺”從此成為世界歷史上侵略與獸行的代名詞。
  “國之大事,在祀與戎。”在新中國首個法定國家公祭日,讓我們走進那段黑暗悲愴的歷史,祭奠罹難的同胞,銘記曾經的恥辱,集聚奮進的力量,走向復興的未來。
  ——編 者
  悲壯
  1937年7月7日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後,日軍遭到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。於是,日本法西斯政府把摧毀中國抗戰意志、儘快結束戰爭的希望寄托在迅速攻占當時中國的首都南京上。淞滬會戰後,日軍華中方面軍向參謀本部建議:“為了加速解決事變,要趁現在敵之頹勢攻剋南京。”
  12月1日,日軍統帥部正式下達命令:“華中方面軍司令官須與海軍協同,攻占敵國首都南京。”松井石根指揮7個師團,兵分兩路向南京進擊,其中4個半師團約10萬大軍直逼南京城下。
  對中國政府來說,固守南京實在力有不逮。中國軍隊精銳剛剛在淞滬會戰中遭受重創,臨時調集的部隊訓練不足,況且防禦南京是背水結陣,為兵家大忌。而首都的存亡,雖不能最終決定戰爭勝負,但對國民的心理和精神影響巨大。南京不能不守,不戰而棄首都“對上、對下、對國、對民殊難為懷”。
  匆忙之中,蔣介石定下了“短期固守”的方針,抽調14個師組成守城部隊,委任唐生智為衛戍司令長官,指揮南京保衛戰。
  進攻南京的日軍多為訓練有素的老兵,每個師團配屬1個炮兵聯隊,擁有200輛坦克、數百架飛機及海軍艦艇支援,進行的是陸海空協同作戰。
  反觀中國守軍,雖有14個師,但構成龐雜,總兵力只有11萬餘人,配屬的火炮、坦克等重火器甚少,空軍在此前的空戰中損失殆盡,部隊多為剛從淞滬前線後撤的疲憊之師,殘破不堪。近四成的新兵甚至連最基本的射擊要領還沒有掌握,就走上了慘烈的戰場。
  南京保衛戰首先從外圍陣地爭奪戰打響。至6日,各路日軍進抵棲霞山、湯山、淳化鎮、秣陵鎮,對南京構成三面合圍之勢。
  7日,日軍發起全面進攻。由於南京根本無險可守,完全暴露在日軍炮火之下的中國守軍,以“寧做戰死鬼,不做亡國奴”之精神,拼死抵抗。
  紫金山,南京城東最重要的戰略要地,自古就有“紫金山焚則金陵失”之語。堅守此地的中央教導總隊原有3萬人,淞滬會戰後僅剩下不到一半兵力。然這支疲憊之師竟與日軍浴血奮戰了整整6天,直至南京城破接到撤退命令時,仍有一部拒絕後撤,與敵死戰,壯烈殉國。
  雨花台,位於中華門外一個百餘米的小高地,地勢平坦,易攻難守。第88師262旅旅長朱赤、264旅旅長高致嵩率5000餘眾,與日軍精銳第6師團近萬人血戰3天,寧死不退,最終彈盡援絕。在潮水般涌來的侵略軍面前,守軍毅然引爆幾十箱手榴彈,與敵同歸於盡。
  在付出3000多人的代價後,日軍攻陷雨花台,旋即猛撲中華門。第88師殘部2000餘人據城死守。日軍屢攻不克,調來重炮密集轟擊,轟塌三處城牆。大批日軍蜂擁而至,中國守軍衝上前,“把他們的身體當作城牆”“以阻遏一下敵人的長驅”。戰後,日軍的戰報稱:死於中華門防禦戰和巷戰的中國軍人近千人。
  光華門、棉花堤、堯化門、楊坊山、中華門……一幕幕悲壯場面在南京保衛戰中上演。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中國守軍憑一腔愛國熱情背水一戰,以對祖國的忠誠和生命彌補武器裝備的不足,包括9名少將在內的近萬名官兵壯烈殉國,其精神殊堪贊佩。
  英國路透社的電訊稱:“中國軍隊抵抗日軍血戰時所流之血,將石子砌成之街道染成深紅色。”而日軍的戰報中也經常出現“敵軍頑強抵抗”“死守陣地”“進行了持續極為凄慘壯烈的肉搏戰”等字眼。
  12日下午的凜冽寒風中,中華門城樓上飄起的太陽旗,在濃重硝煙與血紅落日的映襯下,顯得格外恐怖與猙獰。
  殘暴
  從范蠡築越城算起,古老的南京城歷經2500多年風雨滄桑。然而,1937年的12月13日,當屬這座城市有生以來歷經的最為野蠻、最為殘忍、最為黑暗的一天。
  ——慘絕人寰的屠殺。日軍無視人類基本良知,踐踏國際法準則,不僅殘殺已經放下武器的軍人,還把屠刀揮向手無寸鐵的平民;不僅殺戮青壯年,就連耄耋老人和襁褓嬰兒也不放過。
  槍擊、刺殺、砍頭、刀劈、破腹、挖心、水溺、活埋、火燒、錐刺等,其屠殺手段無所不用其極。更令人髮指的是,竟出現了以殺人為樂的“百人斬”競賽。
  據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認定:“在日軍占領後最初六個星期內,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殺的平民和俘虜,總數達二十萬人以上”“這個數字還沒有將被日軍所燒棄了的屍體,投入到長江,或以其它方法處理的人們計算在內”。
  ——獸性肆虐的姦淫。人一旦墜入野蠻,失去人性和理性,就會與禽獸毫無分別。日軍報告中稱:“能在中國女人身上得到滿足,必將能夠在中國領土上得到滿足。占有中國女人,便能滋長占有中國的雄心。”
  泱泱五千年文明古國的首都南京,淪為侵略軍發泄獸欲的魔窟。數萬名中國婦女,上至七旬娭毑、下至九歲幼女,甚至連孕婦、剛分娩的產婦也慘遭姦淫。強姦、輪姦無時無處不在,有時還強迫中國人觀看,以此污辱中國民眾的尊嚴,獲取勝利與征服的滿足。許多婦女被蹂躪後殺害,有的因拒姦被殺,姦殺後還遭恣意辱屍,手段之野蠻,暴虐之殘忍,亘古未聞。
  目睹日軍獸行的麥加倫牧師控訴:“一周過去,這裡成了世上的地獄……我是有生以來第一次聞知有如此殘忍之事。強姦、強姦、再強姦,我們計算一夜至少有1000多起,連白天也有好多這樣的事……民眾在絕境中呻吟。”
  ——瘋狂至極的搶掠。成群結隊的日軍在南京城內穿行,出沒於大街小巷,破門砸鎖,瘋狂搶劫。無論政府機關、私人住宅,還是工廠學校、商號店鋪,凡錢財、糧食、機器、牲畜、古玩、字畫、圖書莫不劫取,可謂無地不搶、無物不掠,所到之處,十室九空,連外國使館也未能幸免。
  德國西門子公司南京代理人、納粹黨南京地區小組副組長約翰·拉貝在日記中揭露:“日本兵的掠奪則無所不包。他們是有組織地、徹底地掠奪。”
  據戰後不完全統計,日軍共搶劫金銀首飾1.42萬兩、古玩7300餘件、字畫2.84萬餘件、書籍88萬冊、衣物591萬餘件、糧食1200餘萬石……
  ——野蠻無度的縱火。日軍作戰命令中稱“應盡一切手段殲滅敵軍。為此,如有需要,燒毀城區”。日軍專門成立了放火班,在瘋狂劫掠的同時,肆無忌憚地四處縱火,以焚毀其暴行之據。六朝古都“焚燒之慘烈,亦無倫比。陷城之初,沿中華門迄下關江邊,遍處大火,烈焰燭天,半城幾成灰燼”。
  德國貿易公司南京職員克裡斯蒂安·克賴卡曾寫道:“1937年12月20日以來,日軍有組織地開始對城市進行焚燒……特別是城市南部,繁華街,各個商店,我們家附近的住宅也被集中地燒毀了。”
  20世紀,世界上發生過多起反人類暴行,如德國法西斯在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對猶太人的屠殺。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大法官梅汝璈指出:“德軍的屠殺大都是單純的屠殺,而日軍的屠殺則是同強姦、搶劫、放火及其它暴行互相結合的,其屠殺的方法是五花八門、無奇不有的,狂暴殘虐的程度是世界歷史上所罕見的”。
  銘記
  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。“忘記大屠殺就是二次屠殺。”
  的確,南京大屠殺已經是77年前的過去,但纍纍白骨尚在,血淚記憶猶存,侵略者的暴行給中國人民帶來的傷痛並未隨時間的流逝而消失。因為,它不僅是民族之痛、國家之殤、軍人之辱、百姓之殃,更是野蠻扼殺文明、獸性侵吞人性的大悲劇,是所有有良知的人們絕不能忘卻的!長期以來,日本不僅沒有徹底地反思、清算自己戰爭罪行,總想以這樣那樣的卑鄙伎倆,給戰爭的記憶貼上封條,甚至屢屢拋出“南京大屠殺虛構論”,以迷惑不明真相的人們。
  2014年12月13日,南京城凄厲的警報拉響,汽笛長鳴。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廣場上,“和平大鐘”莊嚴而沉重地敲響。
  警鐘聲中,我們仿佛聽到侵略者屠殺平民的機槍聲與殺人取樂的獰笑聲。30萬死難同胞的哀怨呼號與噴灑而出的淋漓鮮血,時時告誡新一代的中國軍人:
  ——儘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,但戰爭並未走進歷史的博物館,爆發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。自古懈怠必頹,忘戰必危。在長期和平的環境下,必須警鐘長鳴,警惕軍國主義幽靈不散、借屍還魂,時刻強化打仗的思想準備,砥礪打仗的精神意志。
  ——強大的軍事力量,始終是國家走向興盛的重要條件,始終是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。落後就要挨打,強大才能贏得尊嚴。只有牢記這段落後挨打、受人欺侮的歷史教訓,勵精圖治,不懈奮鬥,才能真正實現強國夢強軍夢,為民族復興鑄就鋼鐵長城。
  ——軍隊因戰爭而存在,軍人以打贏為榮耀。戰爭與和平的辯證法表明:屈膝受辱求不來和平,能戰方能止戰。當前,世界新軍事革命風起雲涌,我軍由機械化向信息化邁進任重道遠,必須只爭朝夕、敢於擔當,牢記強軍目標、堅定強軍信念、獻身強軍實踐,戮力同心實現強軍夢想。
  今天,我們舉行國家公祭,悼念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同胞,並不是為了糾纏昨日的恩怨,也不是為了揭開歷史的傷疤,而是為了珍惜今天和平的來之不易,絕不容許悲劇的再度發生。
  今天,我們不忘屠殺歷史,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,牢記中國人民所蒙受的苦難恥辱,並不是為了煽動民族復仇情緒,也不是為了延續仇恨,而是為了喚醒世人的良知,更好地捍衛人類尊嚴、維護世界的永久和平!  (原標題:軍報:忘記歷史意味背叛 忘記大屠殺是二次屠殺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m44lmrr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